此字始见于篆文,为《说文》或体,篆文字形从犬、敝声。从犬,指狗而言;敝声,声兼义,取其破败之意。本义是指狗向前仆倒在地。引申为疲困、衰落,分化出从廾、敝声的「弊」字。又引申为死亡,分化出从死、敝声的「毙」字。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