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jìn
📢
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正音辨形:引经据典:单字详解:
  • 急(jí)1.焦燥:~燥。着~。焦~。  2. 气恼,发怒:~眼。  3.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  4.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5.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  6. 迫切,要紧:~切。~诊。~事。  7. 严重:告~。  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  
  • 功(gōng)1.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 近(jìn)1.距离短,与“远”相对:接~。附~。靠~。~路。~景。舍~求远。~在眉睫。~朱者赤,~墨者黑。~水楼台。  2. 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况。~来。~代。~岁。~闻。~照。~体诗。  3. 亲密:亲~。~亲。~臣。平易~人。  4. 差别小,差不多:接~。相~。  5. 浅显:言~旨远。  
  • 利(lì)1.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6. 姓。  
成语故事:朗读🎧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恨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急功近利”近义词详细 >
急功近利”反义词详细 >
英文翻译:seeking instant benefit (idiom); shortsighted vision, looking only for fast return
"急功近利"造句:更多 >
  1.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耐心,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
  2. 经济改革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措施。
  3. 这个人眼光短浅,急功近利,不能成大事。
  4. 搞学术研究需要刻苦钻研,长期努力,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5.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远点,不要搞急功近利的那些事情。
  6. 我们在制定科研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经济效益,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
  7. 在现今急功近利的社会趋势下,树倒猢猻散的状况时时可见,不禁令人感叹人心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