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míng
📢
基本解释:
  1. 公开说明。
  2. 特指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对某问题、事件表明立场、主张而发表的文件或发言。也有以会议的名义发表的。
  3.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就会谈的问题发表的文告,有时其中包含有关于这些国家间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条约的性质。
词语构成:
动补式:声〈明
详细解释:
  1. 《左传·桓公二年》:“鍚鸞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原谓声音与光彩,后以喻声教文明。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蒨。” 五代 李宏皋 《溪州铜柱记》:“天人降止,备物在庭,方振声明,又当昭泰。”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炉锤,礼乐文章益广声明之衣被。” 清 魏源 《白岳东岩》诗:“声明走百灵,结构黥幽谷。”

  2. 犹言呈明。旧时以下对上之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客窜》:“因此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三月初五六七日》:“初六日,补具声明,呈请将正项银一千二百八十两先行付库兑收。”

  3. 声张而明晓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至 琦善 身膺重寄,不能声明大义,拒絶要求,竟甘受其欺侮,已出情理之外。”

  4. 公开说明或表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声明,不要把我算在里面,你们房子卖不卖,我从来没有想过。”

  5. 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等为公开表明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立场和主张而发表的正式文体。

    吴晗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 美国 政府的侮辱,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

  6. 佛教语。五明之一。古 印度 的文法、声韵之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 清 龚自珍 《<蒙古像教志>序》:“故撰《像教志》,专以推尊因明门中声明一门,而非讚嘆夫食肉衣黄,堕邪师见也。”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对其他的学说,例如唯识、中观以及小乘各部的毗昙、因明、声明等等,他( 玄奘 )也勤加学习。”

单字详解:
  • 声(shēng)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 明(míng)1.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6. 睿智:英~。贤~。~君。  7. 视觉,眼力:失~。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  10. 中国朝代名:~代。  11. 姓。  
百科释义:声明就是指公开表态或说明, 庄严声明,另指声明的文告, 发表声明。
声明”近义词详细 >
注脚 申明 讲明 评释 注明 注解 阐明 解释 表明 解说 证明 说明
英文翻译:declaration; to state; CL:项,份; statement; to declare
"声明"造句:更多 >
  1. 这个声明从宣布之日起即生效。
  2. 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对某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表示强烈抗议。
  3. 我多次声明过此事与我们无关。
  4. 这分声明还表示,这对夫妇仍然希望能破镜重圆。
  5. 全国人民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声明
  6. 觉得"非你莫属"这个声明,有些贼喊捉贼的味道。
  7. 我国外交部的这一项声明,义正词严,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强烈愿望。
  8. 我得郑重声明,此事完全与公家无涉。
  9. 我们义正辞严的声明赢得了大多数的支持。
  10. 该政府抛出一个混淆是非的声明,竭力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