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7画
  • 部外3画
  • 结构单一
  • 仓颉DL
  • 四角50906
  • 郑码FJVV
  • 五笔GKII
  • 区位码4288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束”: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会意:从口、从木像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基本汉字。
    “束”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5. 事情的结末:收~。结~。
    6. 姓。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1/3
    甲骨文
    1/2
    金文
    1/2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甲骨文字或作「」,像纵横束缚之形;或作「」,像束丝貌;或作「」,像囊袋两端捆缚的样子。金文或作「」,当是甲骨文「」之直竖形;或作「」,即甲文「」变方笔为圆笔之形。战国文字据「」、「」作「」、「」,或省笔或不省。篆文又依此形体而误以为从囗、从木,隶书、楷书则据篆文定体。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 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bind;tie]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3. 约束;限制 [restrain;control]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
    4. 收拾;整理 [arrange]
      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5. 搁置 [lay on the shelf;leave aside;put on one side]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6. [名]∶姓
    〈量词〉
    • 把,小捆 [bundle;bunch]
      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又如:一束花

    常用词组:
    1. 束带 shùdài
      (1) [band]∶腰带一类的带子
      (2) [dress up]∶指整饰衣冠
      束带立于朝
    2. 束发 shùfà
      (1) [tie up hair]∶系结头发
      (2) [teens]∶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束缚 shùfù
      [tie;bind;commit] 捆绑,指约束限制
      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4. 束身 shùshēn
      (1) [self-restrained]∶约束自己,不放纵
      束身自修
      (2)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自己捆住自己,比喻归顺
      束身以受命
    5. 束手 shùshǒu
      (1) [have ones hands tied;helpless]
      (2) 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束手无策
      (3) 指不抵抗;投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6. 束手待毙,束手待死,束手就毙 shùshǒu-dàibì,shùshǒu-dàisǐ,shùshǒu-jiùbì
      (1) [fold ones hands and await destruction]∶捆起手来等死
      (2) [helplessly wait for death]∶比喻危难时不想方设法,坐等败亡
    7. 束手就擒 shùshǒu-jiùqín
      [allow oneself to be seized without putting up a fight;wait for capture with tied hands] 捆起手来等候别人来捉拿,比喻无法脱逃或无力抵抗
    8. 束手无策 shùshǒu-wúcè
      [without resource] 困难时无可以渡过难关的办法,无计可施
      觉民对那许多人的束手无策感到失望。—— 巴金《秋》
    9. 束狭 shùxiá
      [narrow] [水道]狭窄
      河道束狭,只有五米左右
    10. 束脩 shùxiū
      [private tutors emolument] 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古时称干肉)
      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礼记·少仪》
    11. 束腰 shùyāo
      [girdle the waist] 为使腰部细瘦而束紧腰部
    12. 束之高阁 shùzhī-gāogé
      [shelve;lay aside and neglect;put sth.away unheeded]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弃置不用,不再过问
    13. 束装 shùzhuāng
      [get ones things ready] 收拾行装
      束装首途
      束装待发

    百科解释:
    基本字义1.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事情的结末:收~。结~。6.姓,为姓氏的时候,要读作“kun”第三声。山东汶上城东有束姓,音同捆。
    英文翻译:
    to bind; bundle; surname Shu; classifier for bunches, bundles, beams of light etc; to control; bunch
    “束”字组词:
    包含“束”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束”的字谜语有:

    1. 八字写就一封书 (打一字)
    2. 个中关系变化大 (打一字)
    3. 困境摆脱绑未松 (打一字)
    4. 树在台下栽,不是困杏呆 (打一字)
    5. 小园春色关不住,一树杏花半出墙 (打一字)
    6. 一定是下策 (打一字)
    7. 一枝红杏出墙来 (打一字)
    8. 欲以中金赏之 (打一字)
    9. 祖国统一人团圆 (打一字)
    10. 十八中有口 (打一字)
    11. 口中容不下木 (打一字)
    12. 木字口中栽 莫念杏困呆 (打一字)
    书法展示: